
文 | 食悟(ID:food-gnosis)
再过三四天,王红志就要去成都分享他的成功之道了,顺便捧回一座奖杯。即便这些年获奖无数,但对他而言,多多益善。
再三确认一下名字:是王红志,不是李洪志。这个王红志,是婴童营养品品牌“童年故事”的董事长,也是本期内容的主人公。
关于“童年故事”的故事,食悟准备聊三期,也就是三问。今天是第一问:王红志在加拿大的代工厂到底长啥样?
关注奶粉及营养品的人应该都知道一个现象:只要是代工的品牌,厂家都在极力引导消费者关注他们的产品和功能,千方百计转移消费者的视线,并不希望有人关注他们的代工厂。
童年故事也不例外。
这两天,食悟仔细研究了童年故事的官网,官网对产品、所获奖项介绍得相当清楚,但是关于工厂、研发方面的内容,少得可怜。
食悟又搜集了童年故事最近几年的新闻报道,品牌故事讲得头头是道,但是关于工厂源头同样让人难以捕捉。公开信息对于这家品牌的“原产国”倒是给予浓墨重彩的强调,要么强调产自加拿大,要么声称源自北美。
这家成立于2017年的品牌,明显是在主打消费者对于“原装进口”营养品的偏好。
但“童年故事”果真如王红志所人设的那样光鲜亮丽吗?
我们不妨从一份罚单还原童年故事的庐山真面。
2020年12月10日,美深国际贸易(宁波)有限公司收到宁波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一个罚单,罚单显示:经查明,当事人(美深国际贸易)经营童年故事和英珞维系列产品,其中“童年故事”系列产品是当事人通过上海蓝微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联系美国和加拿大的生产企业进行定制生产,系当事人自有品牌。该系列产品的外包装均由当事人自行设计并委托苍南县东瓯彩印厂进行印制。另查实,“英珞维”和“INNOVITE HEALTH”两个注册商标的注册人均为美凯思奥德(上海)贸易有限公司,当事人已取得商标注册人的授权。
宁波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查明的“美深国际通过上海蓝微联系美国和加拿大的生产企业进行定制生产”,其实就是代工。
“童年故事”这个品牌也是美深国际贸易的自有品牌,并非各类宣传报道所包装出来的海外品牌;所谓的原装进口,也就是王红志等人在北美代工生产,然后出口到中国市场,专门卖给中国消费者的。
知乎上有一个居住在加拿大的见习医生反馈:通过查询英文谷歌、Wiki、亚马逊,以及2020年北美营养品目录,均无Child Story品牌。
经查询,“童年故事”由美深国际贸易(宁波)有限公司在2017年8月创立。天眼查显示,美深国际贸易(宁波)有限公司的成立时间恰恰也是2017年8月,具体事件是8月8日。
美深国际贸易(宁波)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只有120万元,从注册资金来看,这是一个轻资产公司,如果有自己的工厂,或者自控上游产业链,其注册资本不可能这么少。
美深国际贸易只有两个自然人股东,一个是覃玲,一个是王红志。童年故事董事长王红志并非美深国际贸易的法人,法人是覃玲。
王红志和覃玲分别担任17个和13个公司的法人,但大多数公司都注销了,两人分别保留了3个和2个公司,注册资金都没超过300万。
2018年配方注册制落地后,奶粉行业走上了规范发展之路。尽管当下大环境需要市场繁荣,但无秩序的品牌繁多,仍是各方不愿意看到的。
当奶粉配方需要注册、行业更加集中、价格也是越来越透明的时候,婴童营养品正成为无数从业者扎堆涌入的新蓝海。“童年故事”品牌就是成立于配方注册落地前后,8年来,这家侧重讲故事的代工品牌,俨然成了母婴行业转型的红利收割机。
王红志曾在公开场合明确指出,真正能够穿越周期的永远是品牌。只有塑造强大的品牌力,品牌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渠道提供养分,进而实现品牌与渠道的共生共荣、蓬勃发展。
殊不知,品牌是建立在品质的基础上,营养品的品质来源于科研创新和全产业链的保障。
公开信息显示:2024年6月29日,有消费者在杭州余杭的贝启点母婴店购买了两瓶“童年故事”液体钙,花了318元:“ 一开始就有点酸味,没在意,后来有两天小孩吐得比较多,就扫了一下那个码。”
本来是想扫码查看一下产品信息,结果却让他大吃一惊:“扫码发现是待销毁状态,禁止销售食用”。
该消费者感到非常后怕:“毕竟是小孩吃的东西,奇怪的是已经待销毁了,怎么店里还能卖?问了店里,说是从别的店里窜过来的货”。
幸好服用上述问题产品的孩子没有吃出问题,如果有问题找商家,商家只是一个进口经销商,倘若涉及到大额赔偿,他们极有可能把责任甩给代工厂,试问,普通消费者怎么可能跑到加拿大去向代工厂索赔呢?!
根据食悟的专业研究,童年故事官网及公开资料中,并未明确提及创始人背景、工厂产业链及核心技术研发历程,而是主要强调 “科研合作”“80%高纯度”等抽象、量化概念。
相比之下,国际品牌如 Frida 通过真实育儿场景营销建立信任,而童年故事的叙事更偏向功能性宣传,缺乏情感化故事支撑。
童年故事官网及公开资料中,未明确提及创始人背景、品牌起源故事或核心技术研发历程,主要强调 “科研合作”“临床研究” 等抽象概念。相比之下,国际品牌如 Babycare 通过 “柔软育儿” 理念传递价值观,Frida 则以真实痛点解决建立信任,而童年故事的营销更侧重产品参数和渠道覆盖。
随着消费认知的提升,消费者迟早会意识觉醒,关于“童年故事”的品牌故事,消费者再倾听的时候,需要更加理智一些了。